Graphic report
4月9日,中國水產行業頂級盛會——2021第五屆中國水產科技大會在成都通威國際中心隆重舉行。本屆大會以“科技引領 產業智變 質量興漁”為主題,五大院士、四大首席科學家與政府協會、國際權威組織、農牧博士團以及通威、正大、新希望、澳華、唐人神、粵海等800余位重磅嘉賓匯聚一堂,會議規格和規模創歷史之最。大會同期隆重舉行了《漁光一體建設通用技術規范》團體標準暨通威“漁光小鎮”概念發布儀式。查看詳情>>
Forum profile
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數據顯示,全球人均魚類消費量已創下每年20.5公斤的新紀錄,魚類消費占全球人口動物蛋白攝入量的六分之一,漁業在全球糧食和營養安全中扮演著“中堅角色”,水產養殖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愈加凸顯。
“十三五”期間,科技創新為我國漁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漁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2015年的58%提高至2020年的63%,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瞄準制約漁業發展的“卡脖子”領域,加快突破關鍵技術,解決科研和產業“兩張皮”問題,已成為水產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變量、邁向漁業現代化新征程的科技支撐、向漁業強國轉變的核心力量。
作為覆蓋原料、飼料、種苗、動保、養殖、設施設備、加工、銷售等水產行業全產業鏈的科技盛宴,中國水產科技大會在漁業主管部門領導、行業專家、龍頭企業領袖、水產行業精英等多方大力支持下,已成功舉辦四屆。大會始終圍繞人民對優美水域生態環境和優質水產品的需求,以“科技引領 產業智變 質量興漁”為主題,聚焦漁業綠色發展,探尋漁業現代科技,憑借“規格高、規模大、陣容強、干貨多”的優勢,吸引了眾多水產企業踴躍參與,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好評。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打好種業翻身仗。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強調了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當前,我國漁業種質保護和利用不平衡不充分,適用綠色發展有差距,育、繁、推一體化尚未真正形成,規范化標準化剛剛起步是目前種業發展存在的幾大問題。大會特別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包振民,中國工程院院士、淡水魚類發育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少軍等水產育種專家,就“育繁推”一體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綠色品種創新等議題,碰撞智慧,推動我國水產種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水產市場低端產品供大于求,中端產品供應不平穩,高端產品市場開發欠佳。如何扭轉“漁業豐產不豐收,產業盈利能力表現不佳”的不利局面,發展特種水產養殖成為一條有效路徑。對此,大會特設南美白對蝦工廠化養殖專場分論壇,圍繞對蝦工廠化養殖、苗種培育、飼料加工等方面,深入探討,改善傳統淡水養殖品種過?,F狀,拉動高端產品消費,推進漁業供給側改革,進一步滿足消費者需求。
在營銷驅動盛行的當下,如何以“質量”倒逼技術、原料、生產、營銷、養殖等方面的變革,為行業踩下剎車,探索新盈利模式,牽引重歸價值競爭的軌道。大會將邀請聯合國糧農組織、亞太水產養殖中心網等國際權威組織加入,與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戈賢平、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何建國等國內首席科學家,以及通威、海大、澳華、粵海、恒興等行業領頭羊,深入探討國內國際水產發展趨勢,凝聚共識,引領行業真正回歸到靠產品品質為養殖戶帶來效益的路徑,共同把中國優質水產品推到全球消費者的餐桌上。
論壇主題:科技引領 產業智變 質量興漁
指導單位: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中國飼料工業協會、中國林牧漁業經濟學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四川省農業農村廳
主辦單位:中國漁業協會
聯合主辦單位:中國農牧品牌研究院、通威股份、水產前沿
特別支持單位: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亞太水產養殖中心網
協辦單位:四川省水產局、四川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四川省水產學會、國際綠色經濟協會綠色水產聯盟、集美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西南大學、安徽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江蘇省漁業技術推廣中心、重慶市漁業技術推廣總站、四川省水產學校、成都市水產行業協會、成都市農林科學院
承辦單位:中國水產科技大會組委會、通威傳媒
大會唯一指定用酒:水井坊
論壇時間:2021年4月8日-9日
論壇地點:成都·通威國際中心
Invited guests
農業農村部原常務副部長、鄉村振興咨詢委員會委員
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
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名譽院長
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院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淡水魚類發育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一級巡視員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中國水產學會秘書長
中國漁業協會會長、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原局長
四川省委農辦主任、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
中國水科院副院長
聯合國糧農組織水產養殖處處長
四川省水產局局長
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黨委書記
中山大學水生經濟動物研究所所長、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水產遺傳育種領域首席科學家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水產病害防治重點研究領域首席科學家
四川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農業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博士
對蝦工業化養殖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副所長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對蝦工業化養殖科技創新聯盟副理事長、通威股份對蝦養殖首席專家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健康養殖創新研究院執行院長
集美大學水產學院院長
國投生物技術投資公司微藻生物科技中心主任、中科院水生所微藻生物技術與生物能源研發中心主任
中科院海洋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所漁業工程研究室主任
匯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
通威股份總裁
百洋產業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漁美康集團創始人兼總裁
通威股份副總裁
通威股份副總裁
通威股份副總裁兼技術總監
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云南愛爾發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深圳市澳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唐人神集團水產事業部總裁
上海泓寶綠色水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通威股份首席水產專家
通威研究院副院長
青島佰偉英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
廣東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客戶總經理
廣州市旭路行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
Full Support Unit
Co-organizer
Supported By
Associated media
央視農業農村頻道
水產前沿
當代水產
農財寶典
中國水產養殖網
中國水產門戶網
中國漁業報
每日經濟新聞
中國水產頻道
中國經濟時報
四川農村日報
注意力數字
Contact us